“我村入選杭州市第一批共富村啦!”這幾天,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塘棲村的村民們沉浸在一片喜悅當中。塘棲村村黨委書記唐國標告訴記者,近年來,該村通過“硬件”“軟件”一起抓,全方位推進農文旅產業融合,通過廠房出租、發展枇杷產業等,實現了集體經濟大跨越。去年,全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700多萬元。
記者從杭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經鄉鎮初評、縣級審核、市級評議,日前,杭州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全市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帶、共富聯合體名單,西湖區轉塘街道上城埭村等70個行政村入選第一批共富村,臨平區丁山湖水韻風情共富帶等20條共富帶入選第一批共富帶,蕭山區益農鎮“共智富”聯合體等10個共富聯合體入選第一批共富聯合體。
根據評定標準,此次認定的共富村是指集美麗鄉村、數字鄉村、未來鄉村、文明鄉村、善治鄉村等于一體,在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農民群眾有較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的行政村。共富帶是指以沿江、沿溪、沿湖、沿交通線等為紐帶,將山水、 田園、村莊、文化、產業等節點串珠成鏈,建設成集生態帶、產業帶、景觀帶、旅游帶于一體的示范帶。共富聯合體是指由3個以上行政村組成且“平臺共建、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品牌共塑” 機制健全,實現區域聯動、抱團發展的一個集群,是黨建引領、產業聯動、文化交融、要素互通的有機整體。
“此次杭州評出的第一批共富村、共富帶、共富聯合體都是在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等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杭州鄉村振興樣板。”杭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加快推進鄉村共同富裕建設,去年10月,杭州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于高質量發展打造共同富裕鄉村范例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建成共富村200個以上、共富帶50條、共富聯合體25個,力爭率先建成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窗口,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
去年以來,杭州市堅決扛起省會城市的“頭雁”擔當,各地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建立健全先富帶后富、先富幫后富的體制機制,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鄉村范例,帶動鄉村共同富裕成效顯著。2021年,杭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92元,增長10.3%,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20131元,增長14%,92%的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萬元,經營性收入達到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