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安徽六安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24年六安市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主要目標是到2024年,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優先監管地塊基本實現污染管控;地下水國控點位水質達到考核要求;“雙源”點位水質保持穩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5%以上,新增完成53個以上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文如下: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市直有關單位:
為做好我市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按質、按量、按期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現將《2024年六安市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六安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4年5月16日
為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扎實做好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決策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要點。
一、主要目標
2024年,全市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優先監管地塊基本實現污染管控;地下水國控點位水質達到考核要求;“雙源”點位水質保持穩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5%以上,新增完成53個以上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二、重點任務
(一)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
1.加強重點建設用地環境監管。嚴格落實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配合做好重點建設用地地塊遙感監測,開展現場檢查,防范違規開發利用,保障“住得放心”。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的監督管理,開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質量控制要求,開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相關報告抽查復核,加強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信用管理。(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配合。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落實。以下均需縣區落實,不再列出)
2.強化關閉搬遷企業地塊土壤污染管控。動態調整更新優先監管地塊清單,以農藥、化工等行業地塊為重點,組織開展重點監測,推動暫不開發利用地塊落實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措施。到2024年底,優先監管地塊基本實現污染管控。(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應急局配合)
3.加強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控。配合實施嚴格管控類耕地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遙感監測,鞏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保障“吃得放心”。推動重點地區整治受污染耕地周邊歷史遺留固體廢物和水體底泥,降低涉重金屬廢渣污染農田的風險。會同糧食部門探索建立超標糧食溯源排查機制。(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配合)
(二)有序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4.強化在產企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頭防控。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名錄。10月底前完成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市級抽查,同步核查2023年隱患排查“回頭看”問題整改情況、重點行業單位防滲漏措施和自行監測落實情況;到2024年底,實現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整改全覆蓋。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和地下水監測。指導各縣區對地下水超標的垃圾填埋場等“雙源”開展溯源排查、詳細調查和風險評估。根據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要求,開展化工園區地下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指導化工園區落實分級分類管控措施,推動地下水超標化工園區和企業開展邊生產邊管控試點。(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配合)
5.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區管控。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類項目成果集成。將重點區劃定成果納入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督促落實分區管控措施。支持有條件的縣區在省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需求優化本行政區域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配合)
6.保障地下水型飲用水源安全。建立優先防控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名單信息表,制定水源防控工作計劃,強化化工園區周邊的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風險防范。推動人為因素造成的超標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綜合整治。(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配合)
(三)穩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7.實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印發并組織實施《六安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完成約53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引導各縣區“以管促治、以用促治”,探索開展農村黑臭水體資源化利用治理試點,推進農村水體管護與利用。修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考核評估辦法。開展農村黑臭水體試點工作調研和治理成效“回頭看”。(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財政局、市業農村局、市水利局配合)
8.全面推進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督導霍邱縣、金寨縣、舒城縣和裕安區做好試點工作,規范資金使用,提高治理成效,完成42條試點任務。探索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財政局、市業農村局、市水利局配合)
9.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以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化處理為導向,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91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分類整改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設施閑置、空轉及管網不配套、運行不正常、出水水質不達標等突出問題。探索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財政局配合)
10.深化農村環境整治。以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為重點,完成45個行政村環境整治,鞏固提升農村環境整治成效。(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配合)。
11.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貫徹落實《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辦法》,按照《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運營維護及效能評價標準》,推進農村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規范化運行。(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住建局、市財政局配合)
1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持續推進裕安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監督指導試點。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糞污資源化利用問題專項整治行動;貫徹落實《促進肉牛產業綠色健康發展若干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支持肉牛產業振興。(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配合)
13.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制定《2024年安徽省鄉村生態振興工作要點》,完成2023年鄉村生態振興試點驗收工作;2024年新增4個鄉(鎮)、1個行政村,開展鄉村生態振興試點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配合)
三、加強中央專項資金項目管理
14.加強業務培訓。指導各縣區謀劃申報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項目;加強中央、省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初審把關,指導各縣區完善項目設計,提高項目質量,增加項目儲備。(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財政局合)。
15.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管理。定期開展項目預算執行情況調度,強化調度檢查,提高資金執行率和工作績效。(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附件:2024年度各縣區農村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附件
2024年度各縣區農村重點工作任務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