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紅利政策的推動下,EOD模式備受資本市場關注,掀起火爆高潮!簡單來說,EOD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趨勢一
支持政策密集出臺,EOD熱度空前
EOD模式肇始于2018年,自2018年首次提出該模式以來,國家促進EOD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五年內已有相關政策文件15件。
在中央政策引導下,地方政府積極跟進,通過金融優惠、重點培育、資金獎勵等措施鼓勵EOD模式發展。
截至2023年,全國已有94個項目納入國家試點,EOD模式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熱度空前。
展望2024年,隨著支持政策的持續出臺,EOD項目熱度將持續不減。
趨勢二
華麗變身,EOD
從試點到常態化的“變身”
2018年8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EOD模式。
在此基礎上,國家在2020年、2021年逐步開展了兩批的試點工作,開始向各地區征集EOD模式備選項目,首批同意36個項目開展試點工作,第二批同意58個項目開展試點工作,至此,以兩批試點項目作為依托,EOD項目開始真正進入實踐層面。
2022年4月11日,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指南明確了可以入庫項目的范圍、要求和所需材料,EOD項目開始實施入庫管理制度,至此,EOD項目的常態化入庫工作開始施行,EOD順利實現了從試點到常態化的“變身”。
趨勢三
未來已來,EOD模式
或將成為項目開發新主流
自黨的十八大以后,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2年,生態環境部等三部門發布了 《關于推薦第二批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入探索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在一系列紅利政策的推動下,各地方紛紛開始探索EOD模式,多省發布超500億項目入庫通知。
如:2023年福建省、四川省、廣西自治區共計18個項目納入到省、自治區EOD項目庫,共涉資金479.47億元。另外,江蘇提出新增15個EOD項目入庫,此前江蘇浙江3個EOD項目獲利貸款,項目總投資75億。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的逐漸成熟,EOD模式或將成為項目開發的新主流。
趨勢四
EOD模式為城市更新提供新方向
城市更新中的EOD主要通過生態網絡建設、環境修復促使該區域及周邊的土地升值,并為產業引入和人口流入提供良好的生態基底;一方面以產業發展增加居民收入、企業的利潤和政府的稅收;另一方面依靠人口流入帶來政府稅收的增加及區域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生活三者協調發展。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的深入探索,EOD模式將為城市更新提供新方向。
趨勢五
EOD模式引領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近年來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而在這個過程中,利用EOD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成為一項關鍵任務。從推動生態環境發展的角度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修復至關重要,要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農村發展的各個方面,提升鄉村自然生態的功能和質量,這與EOD項目的理念高度契合。
此外,從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角度看,除了傳統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之外,EOD項目可以有效利用農村地區的自然景觀、田園風光、歷史文化等資源稟賦,具備比較好的產業發展基礎,是打造鄉村振興長效機制的理想載體。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深入探索,利用EOD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將成為一項關鍵任務。
趨勢六
EOD模式是實現城市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實施EOD模式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EOD模式不僅可以促進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相結合,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品質,還可以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城市的和諧穩定發展。
如:EOD模式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結合,通過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生態產業和推廣綠色消費等方式,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EOD模式強調政府、企業和公眾等各方的參與和協作,通過共同推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城市的和諧穩定發展。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的深入探索,EOD模式將成為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趨勢七
EOD模式為產業提供發展新方向
EOD模式是指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較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
而在EOD模式下,涉及的關聯產業也極為豐富,從生態農業、旅游、康養等生態類項目拓寬至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電子元器件等環境敏感型項目。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的發展,關聯產業間的融合將更加密切,為產業提供發展新方向。
趨勢八
EOD模式應用領域將更為廣泛
根據《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可以應用EOD模式的項目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治理、固廢處理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生態保護修復、其他環境治理等八大類。但從目前已有項目看,EOD的應用領域仍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
如:以兩批入庫的94個項目為例,第一批36個項目中,水生態環境保護類項目14個,占比38.9%;第二批58個項目中19個,占比32.8%。
展望2024年,隨著EOD模式的深入探索,EOD模式應用領域將更為廣泛。
趨勢九
EOD項目融資渠道更加多元
EOD項目投資規模大、長線資金需求高,選擇合適的投融資模式,解決資金來源問題至關重要。
目前EOD項目可以采取政府專項債券、政府投資基金等政府主導模式,也可以選取PPP模式、ABO模式、投資人+EPC、特許經營+EPC等政企合作模式加速投放,必要時可通過政策性銀行融資解決。
展望2024年,EOD模式應當賦能項目主體,探索多渠道融資,如探索環境權益抵押融資。挖掘生態產品內在價值,積極探索碳排放交易收益權、林權、采礦權、排污權、取水權等環境權益抵押融資新模式,為EOD模式推廣添薪蓄力。
趨勢十
EOD項目,策劃先行
科學開展項目策劃是推進EOD項目實施的必要條件。
EOD模式是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具體實踐,各地生態環境治理需求和特色關聯產業等各不相同,行業跨度相對較大,項目全周期可能涉及的規劃策劃、工程建設、環境治理、地產開發、產業管理和生產運營等多個環節專業性要求都很高,因此需要專業的策劃團隊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