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朝陽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3-2035年)》的通知,對污水處理、黑臭水體、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危廢、入河排污口整治與土壤修復等領域進行了規劃。并設置了生態制度建設、生態環境保障、生態空間優化、生態經濟提升、生態生活改善及生態文化培育工程等6大體系32項重點工程,總投資 958954 萬元。
《規劃》提出,要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加快建設污水和再生水設施,協助實施高安屯、定福莊再生水廠擴建或建設一體化處理裝臵。深入推進溯源治污,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治理,動態治理雨污混接,及時督促問題整 改,實現源頭治污、精準治污。強化區域內現有城鎮污水處理監管, 督促運營單位保障污水收集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安全穩定運行。加強農村污水處理廠(站)監管,推進實施在線監控并納入統一平臺監管。
加強對黑臭水體、劣 V 類水體的巡查與監測,對發現的黑臭問題進行整改,確保動態清零, 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體做好河道巡查,確保整治成效,加強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防止劣 V 類水體反彈。
推進垃圾分類收集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推進前端源頭分類減量。開展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加強重點場所重點沿線塑料污染治理, 嚴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自然環境泄露。加大對社會單位和居民小區開 31 展垃圾分類的督導力度。推行“光盤行動”,農村地區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動態清零。完善中端分類收運體系。全面推行密閉、環保、高效、 便捷的生活垃圾收運方式,推廣使用機械化收運設備,有條件的區域 積極推行生活垃圾直運模式。規范垃圾收運隊伍,鼓勵環衛專業作業單位向街巷延伸,提高專業隊伍作業覆蓋率。提升末端分類處理能級。加快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建設高安屯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和高安屯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三期,生活垃圾焚燒能力基本滿足全區生活垃圾消納需求。按照交投點、中轉點、分揀中心三個環節,基本建成再生資源回體系,培育資源回收市場。加強園林綠化廢棄物的生態利用,加強建筑垃圾的源頭管理,推廣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利用。
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完善對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處臵等進行監督管理。建立監管協作和聯合執法工作機制, 加強有關部門聯動,建立重大案件會商督辦制度,健全覆蓋危險廢物產生、貯存、轉移、處臵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完善危險廢物收集網絡。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加強對廢礦物油、實驗室危險廢物 等社會源危險廢物以及廢熒光燈管、廢化學藥品等有害垃圾的收集、 回收利用或處臵環境監管。
全面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按照“查測溯治管”的工作步驟,實施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方案,優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持續動態更新入河排口臺賬,建立完善入河排污口名錄。構建排污口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排污口和受納水體監測、監管、監察聯動閉環管理。開展排污口水質監測,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排污口清理整治,嚴禁污水亂排直排,堅決杜絕污水、垃圾、渣土入河。
加強對未利用地、飲用水水源地等土壤保護。綜合未利用地土壤狀況調查結果,建立風險防控管理清單, 研究制定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防控方案,依法查處傾倒垃圾、侵占使用等違法行為;抓好飲用水水源地土壤保護,建立水源地土壤環境監測預警機制,定期開展土壤環境狀況及變化趨勢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防控,確保飲用水水源地安全。
以下為重點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