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 “兩個確保” ,落實 “十大戰略” ,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加強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融合,推動我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目標導向。圍繞落實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加強頂層設計,著力解決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按照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則,協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強化統籌協調。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環境保護統一謀劃、統一布置、統一實施、統一檢查,正確處理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等關系,建立健全統籌融合的戰略、規劃、政策和行動體系。
突出協同增效。把減污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 “牛鼻子” ,協同控制二氧化碳與污染物排放,協同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與生態保護等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碳達峰行動實施。
(三)目標指標
到2025年底,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指標達到國家要求,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逐步建立以強度為主、總量為輔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體系,減污降碳協同管理機制初步建立,統籌融合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0年前,全省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空氣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減污降碳協同管理體系更加完善,能力顯著提升,有力推動碳達峰目標實現。
二、重點任務
(一)協同推進生態保護源頭控制
1.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要求,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作為硬約束落實到環境準入單元,建立差別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堅決遏制 “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推動涉 “兩高一低”項目有關行業專項發展規劃和產業園總體規劃依法開展規劃環評,嚴格規劃環評審查。在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推動高耗能行業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和綠色低碳發展。(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政府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市示范區、航空港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以下各項任務均需各地政府落實,不再一一列出〕)
2.推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嚴格落實 “兩高一低”項目會商聯審機制,按照產能置換、“三線一單”、煤炭消費替代、區域污染物削減等政策要求,強化項目環評及 “三同時”管理。支持符合條件的新建、擴建 “兩高一低”項目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強度等應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原則上嚴禁新增鋼鐵 (不含短流程煉鋼項目及鋼鐵壓延加工)、電解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傳統煤化工、焦化、鋁用碳素、磚瓦窯、鉛鋅冶煉等行業產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氣產能,嚴控新增煉油產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政府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探索實施碳排放影響評價。把碳排放評價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內容,在環評文件中設置碳排放評價專章,開展碳排放量核算,落實區域和行業達峰行動方案、清潔能源替代、清潔運輸、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等政策要求,推動實現碳排放作為建設項目環評管理的約束指標,建立碳排放源頭控制機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初步建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論證工作機制。(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政府國資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協同推進能源領域減污降碳
4. 大力推動煤電結構優化調整。優化煤電項目布局,推進煤電 “以大代小”、“以新換舊”容量替代建設;在豫東、豫南等電力缺口較大地區有序建設大型先進支撐性和調節性煤電項目, 在存在重大供熱缺口的區域新建保障性民生熱電項目。嚴格控制燃煤發電機裝機規模,禁止新建自備燃煤機組,淘汰20萬千瓦及以下且設計壽命期滿的純凝燃煤機組,積極推進30萬千瓦 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合理半徑范圍內的燃煤小機組 (含自備電廠)和燃煤鍋爐整合退出。穩步推進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