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鄉村振興的發展主要是對于農村的發展,只有農村的經濟得以提高,國家才能慢慢提升成為經濟強國。2021年,農業農村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5年之內投入7萬億資金到鄉村振興產業。
通過國家將7萬億資金投入到國家既定的22個鄉村主要產業的項目中,鄉村振興資金的注入,不僅能夠為政府、企業、農民帶來極高的財富收益,同時還能促進鄉村整體的發展,將鄉村逐漸城鎮化。2022年,鄉村振興資金再次定調1650億,同口徑較2021年增加84.27億元,鄉村振興資金為何逐年增加?釋放哪些重要信號?一起來看!
日前,財政部發布消息,中央財政繼續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擺到突出重要位置,全力做好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工作。2022年,中央財政按照只增不減的原則,預算安排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650億元,同口徑較2021年增加84.76億元,增長5.4%,不僅體現了過渡期財政支持政策保持總體穩定的要求,還進一步加力。
據介紹,為督促指導各地切實用好管好銜接資金,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總結過渡期第一年工作的基礎上,針對過渡期面臨的新情況、新要求,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細化銜接資金政策。
01
《指導意見》明確,過渡期繼續通過原有資金渠道鞏固“三保障”成果;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要求,督促指導各地圍繞“三聚焦”用好管好銜接資金,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和脫貧群眾增收效果。
一是聚焦重點地區,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下簡稱重點幫扶縣)的傾斜支持。過渡期,中央財政堅持將重點幫扶縣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中之重,在測算分配銜接資金時單獨考慮該因素,予以傾斜支持。在此基礎上,《指導意見》進一步督促相關省份將重點幫扶縣擺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突出位置,在分配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資金時,確保中央有關傾斜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二是聚焦重點任務,優先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各地逐年穩步提高中央財政銜接資金用于產業的比重,并明確了支持的重點內容、關鍵環節和扶持方式。要求銜接資金優先保障到人到戶項目的資金需求,重點支持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脫貧戶發展生產增收,提高家庭經營性收入。完善產業項目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群眾充分受益。
三是聚焦重點環節,強化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管理。《指導意見》在總結有效做法的基礎上,要求各地建立健全項目庫,嚴把項目入庫質量,夯實項目施工準備,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確保項目有序推進。同時,要求各地加快資金下達,落實資金績效管理要求,加強跟蹤督促,及時發現問題和改進工作,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02
鄉村振興建設資金需求量極大。雖然國家每年給予農業農村的巨大資金支持,但基礎設施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往往較大,會逐漸稀釋對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入。所以,雖然對“三農”領域投入不斷增加,但財政支持缺口較大的情況依然存在。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已經意識到了資金投入的必要性,所以加大投入力度,為鄉村帶來福利。
一是防風險。全面建立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余人員均已落實幫扶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可消除風險。對受災脫貧人口及時采取幫扶措施,因災返貧致貧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抓銜接。對脫貧攻堅期間的幫扶政策分類調整優化,出臺33項銜接政策。確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并出臺14個方面傾斜支持政策,深化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鄉村振興機構完成組建,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銜接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促發展。2021年中央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投入1561億元,比上年增加100億元,其中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超過50%。幫扶脫貧勞動力實現務工就業3145萬人,比上年增加126萬人、增長4.2%。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550元,比上年增加1810元、增長16.9%,有效實現了增收。
除此之外,在鄉村建設中,大到道路、公共廁所、雨污分流項目,小到垃圾桶、路燈等村容環境改造工程,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依賴財政資金的投入。而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實現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人居環境的提升,為實現產業振興、有效治理等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資金需求會越來越大,伴隨部分地方財政困難,就會出現財政資金支持不足而無法開展工作的情況,所以,近年來國家對于鄉村振興的投入會逐年增長。
03
鄉村振興的發展主要是對于農村的發展,只有農村的經濟得以提高,國家才能慢慢提升成為經濟強國。2021年,農業農村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5年之內投入7萬億資金到鄉村振興產業。
通過國家將7萬億資金投入到國家既定的22個鄉村主要產業的項目中,鄉村振興資金的注入,不僅能夠為政府、企業、農民帶來極高的財富收益,同時還能促進鄉村整體的發展,將鄉村逐漸城鎮化。2022年,鄉村振興資金再次定調1650億,將對以下行業產生重大紅利:
1、推進主體深度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國家支持發展產業進行聯合,將行政區域范圍內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大型產業化聯合;積極發展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中型產業化聯合體;還鼓勵發展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與農戶采取訂單生產、股份合作的小型產業化聯合體。
通過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社,培育農民合作社聯合社,探索發展公司化合作社,支持家庭農場與農民合作社聯合,實現抱團發展。
2、通過加快開發特色資源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各個鄉村可以根據當地的情況來發展特色產業,比如特色食品、特色制造、特色手工業、特色種養等鄉土產業,增加特色品牌產品和個性服務供給,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通過這項發展,可以保護傳統技藝,不讓其丟失。
3、打造休閑旅游精品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可以通過挖掘特色的景觀、鄉土民俗、農耕文化等資源,實現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還可以開發特色產品,拓展村鎮歷史,將設施完善、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鄉村民宿、農事體驗建設出來,培育出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美麗休閑鄉村,打造有特色、主題鮮明的農村休閑旅游業。
4、拓寬創新創業領域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辦特色種養、休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培育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鄉村產業新模式。
5、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可以組織貧困地區的農業企業參加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博覽、會展等活動,舉辦扶貧專場,促進產銷對接,帶動品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