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第十九屆
水業戰略論壇
3月31日,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21(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以“循環集約 協同進化”為主題,解讀當前經濟趨勢、政策形勢、產業發展等宏觀形勢,探討新發展格局下的環境企業戰略升級、技術創新、價值回歸等業內最具關注性的行業趨勢。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總裁李力,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楊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等專家出席了會議。
SUNDA
4月1日上午,在論壇“污水資源化下的匠心溯本之路”單元中,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農村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農林大學農村環境研究所所長、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展望教授作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臨安指南村未來鄉村實踐之農污治理生態微循環模式》的主題發言。
從農村大環境看
生態化治理是農污治理發展方向
SUNDA
鄭展望教授講到,目前全國農村污水處理率從2016的22%穩步提升,浙江經過十多年的治理,基本達到規劃保留村全覆蓋。多年的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農村污水有其獨有的特點,即技術高難度、行業不成熟、產業高門檻。
農村污水更多的特征是開放性、全周期性、多樣性等。它和工業化治理模式不同,工業化模式適用于城鎮污水廠,具有邊界清晰、管理集中等特征。農村污水不能以城市的方式來治理,要用農村的方式,即生態化治理模式。
生態化治理模式下
農村并不缺錢 激活資源是關鍵
SUNDA
浙江鄉村振興走在全國前列,全力打造“共同富?!笔痉秴^。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未來社區”概念。未來鄉村是以鄉容、鄉愁、鄉風“三鄉共建”,科創、文創、農創“三創共融”,智治、智能、智聯“三智共享”為基本特征,構建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同體”。它的提出意味著浙江省鄉村建設正在實現從工業文明階段到生態文明階段的跨越式發展。
生態化治理要融入“生態、生產、生活”未來鄉村的方方面面,農村污水治理同樣要和未來鄉村人居環境、生態農業、森林經營、鄉村旅游等各方面相結合。解決農村污水治理缺少資金的問題,激活農村資源是關鍵,通過實施生態化治理可以很好的把農村的資源充分的釋放出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村民的利益,讓村民參與進來,這是鄉村振興重要的內容,也是未來鄉村的方向。
臨安指南村實踐
打造未來鄉村示范
SUNDA
臨安是浙江省首個提出全域景區化的區縣,也是浙江省唯一森林碳匯示范區縣。2018年后,全面開始實施農污提標及第三方運維項目,項目涉及太湖源鎮等鄉鎮約6萬戶,雙良商達為項目提供生態化治理服務,全力打造未來鄉村示范。
在很多地區,美麗鄉村轉化美麗經濟路徑過于單一,鄉村振興過于依賴鄉村旅游,造成同質化競爭過剩。鄉村振興并非僅僅是鄉村旅游,要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體制機制,開發鄉村碳匯產品,借此創新發展美麗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碳匯林就是重要的一項。
臨安指南村百草園中藥種植示范基地
在指南村的入口處的百草園中藥種植示范基地,占地1500平方,園內種植150多種中草藥。百草園主要以示范和科普為主,并指南村的鄉村旅游增加了一道獨有的風景。此外,指南村與浙江農林大學開展合作,依托浙江農林大學林業碳匯專家團隊的學科優勢。將村內1000多畝竹林建設成為碳匯林,全面發展碳匯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浙江農林大學林業碳匯專家團隊由國內知名的“森林碳匯”研究專家、浙江省特級專家周國模教授領銜。團隊研發的竹林增碳減排穩碳協同的四大關鍵技術、顯著提升竹林凈碳匯能力。技術成果已在浙、皖、閩、贛等竹子重點分布區大面積推廣,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出巨大的減排空間,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臨安是全國首個“碳匯林業實驗區”,也是浙江首個公眾碳匯林基地,更是全國首個提出全域村落景區建設的區縣。指南村又是臨安的示范,通過將農村污水治理和鄉村旅游、森林經營、生態農業相結合,充分挖掘農村價值,其相關項目、技術、模式多次獲得省市各級政府及行業獎項。
2019年8月,杭州市住建委農污現場會參觀指南村示范站點。2019年9月,“第九屆中國農村和小城鎮水環境治理論壇暨第三屆村鎮環境科技產業聯盟論壇” ,200余位專家到現場參觀考察。原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也蒞臨指南村考察。
在鄉村振興和碳中和背景下,農村污水治理進入了新紀元。要以生態化治理模式來治理農村污水。發展初期,需要行業內企業聯合發力,“一家企業去做也許是泥菩薩過江,大家一起就是八仙過?!?。
臨安的農村污水治理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通過機制、技術創新,將農村污水治理與鄉村振興各產業相融合,探索建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的未來鄉村模型,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閉環,為其它地方人居環境治理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