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行業標準正式發布
2020年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JB/T 14095-2020)等多項行業標準。至此,歷時3年多的《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行業標準編制工作正式完成,將于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
主編單位
浙江雙良商達環保有限公司、浙江農林大學。
參編單位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紹興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桑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浙江省環境保護科學設計研究院、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源笙環保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中設設計集團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首創清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博世科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車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浙江建投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民生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大學、江蘇裕隆環保有限公司。
主要成員
鄭展望、許春蓮、沈忠昀、徐開欽(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羅安程(浙江大學)、朱光燦(東南大學)、關春雨、王俊安、吳迪、葉紅玉、趙曙光、黃曉敏、葉峰(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李晗、曹亞麗、梁鵬、林宏飛、葛會超、方佩珍、范民、聶榮忠(隴西縣潤通民生集團)、王琦峰、崔志文、金鵬、徐濤、張文欣、孔赟、黃翀。
在意見征求階段,編制組共收到28家單位120條建議,專家組對標準中涉及的具體細節進行了逐句逐字考究并對相關問題進行多次研討,最終于2019年10月形成“報批稿”上報機械工業環境保護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標準編制背景
據統計,我國目前大約有3萬個鄉鎮和68萬個行政村,在這些農村區域,共居住了近8億人口,每年產生生活污水80億噸。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完成20萬個農村的環境綜合整治。一體化設備因質量可控、施工工期短等特征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在此背景下,制定專業的農村污水凈化裝置評價標準顯得尤為重要。有了這一標準,即可以成為產品設計、生產、檢驗、安裝和維護參考依據,又有助于農村污水凈化裝置的市場走向標準化、規范化。
標準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的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型號、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識、包裝、運輸及貯存等各方面。
1)本標準適用于以農村生活污水為進水、采用生物處理工藝、處理量小于等于500m3/d的污水凈化裝置。它與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快制定地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標準的通知》緊密聯系。
2)本標準提出了網關和管理平臺的概念,對網關的設計原則及功能提出相關要求;對管理平臺的數據采集范圍、應急電源配置、可靠性及可維護性提出相關要求,使本標準能更好的適應當前行業技術應用的趨勢,體現標準的先進性。
3)在地方紛紛出臺相應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大環境下,為適應行業發展趨勢,在制定設備型號規格時,本標準增加符合其他出水水質標準的內容。
4)標準編制遵循“以用為本”理念,提出了不同材質的標準要求、防腐要求,以保證裝置使用壽命及強度。
5)考慮到凈化裝置對進水水量及水質的適用性,本標準提出了凈化裝置進水的水量及水質使用范圍。
6)農村污水典型的特征是水質水量變化大,標準在行業內首次提出凈化裝置持續抗沖擊和瞬時抗沖擊能力要求。
7)為了能夠合理檢驗凈化裝置的工作性能,標準同時制訂了凈化裝置性能檢驗的方法。通過凈化裝置的強度檢驗,滿水檢驗,水、氣壓檢驗,性能檢驗,安全檢測等方面對凈化裝置工作性能做全方面的評測。
標準編制意義
本標準的頒布與實施將進一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相關標準,能為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安裝、評價和維護提供參考依據,使廣大用戶在設計、使用、驗收過程中有一個可以信賴的依據,可以統一、規范的選擇合適的產品,有助于農村生活污水凈化裝置的市場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從而推動農污治理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