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赤水河流域(仁懷段)入河排污口調研會在貴州省仁懷市舉行。調研期間,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副局長隋筱嬋帶隊考察了由雙良商達實施的壇廠街道枇杷小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點,對雙良商達農村污水處理工藝,設備出水達標、站點運營等情況表示肯定,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楊正偉、仁懷市的相關領導陪同考察。
壇廠街道枇杷小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點設計污水處理量50噸/天,受益周邊農戶147戶,采用FBR發酵槽+人工濕地+景觀塘治理模式,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2017年,雙良商達開始實施貴州仁懷農村污水治理EPC+O項目,項目一期涉及18個鄉鎮街道(服務6萬戶),包括設計、建設以及后續的6年運維服務。項目導入“智慧治水”模式,采用農村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FBR發酵槽。雙良商達4.0模式在山區分散地區進行實踐應用。
目前,雙良商達已在仁懷市規劃建成155個污水處理站點。其中,壇廠街道枇杷社區污水站點、魯班街道雷灣組污水等站點陸續接待了國家環保部、貴州省、四川省、“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考察組、貴州遵義市2020年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觀摩團等領導專家的現場參觀考察。
生態環境部專家組考察雙良商達仁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維中心
考察團隨后來到雙良商達仁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運維中心,考察雙良商達農村污水“智慧治水”物聯網平臺及運維情況,對運維數據實時更新,站點智慧管理、運維管理效率等方面表示肯定。
生態環境部專家組考察雙良商達農村污水“智慧治水”物聯網平臺及運維情況
雙良商達2009年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引入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村污水運維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管理成本。如今,物聯網遠程管理的模式已經成為農村污水管理的普遍做法,雙良商達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率先推出了場景式智慧運行,目前運營著全國20個區縣的20000多個站點。
仁懷市農村污水運維中心
2017年,仁懷市農村污水運維中心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仁懷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赤水河流域保護等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進入了一個新臺階。仁懷市農村污水治理工作成為西南地區農村污水治理的優秀范本。